close

在一片不景氣中做什麼最好??

失業海嘯,進修是唯一的防禦;

大學畢業接著考研究所,

面對這2-3年間的景氣預估復甦時間,

對自己絕對是『最佳』、『最有』利的投資喔!

今年畢業與退伍的新鮮人,至今有30%尚未找到工作,而今年應屆畢業生則估計尚有2/3未找到工作。不光是初次求職的新鮮人,在職者因關廠歇業或被裁員而導致的非自願性失業,也顯著增加。不少企業已做好人力盤點與裁員優退計畫,只要景氣進一步惡化、或同業開出裁員的第一槍,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勢。

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已蔓延到就業市場。感覺好像又回到2000年,當時受到美國網路泡沫化所累,台灣的失業率在很短時間內,從每個月只有「小數點後面第二位」的微幅起伏,變成以「個位數」跳動,從2%、3%、4%,一路快速飆升到5.5%左右,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代表10萬人失去飯碗、10萬個家庭陷入困境。如今噩夢重演、規模更甚於往昔,令人不寒而慄。

可預見的裁員「重災區」,首先是出現鉅額虧損的半導體業、以及財務體質差的電子零組件小廠。金融業方面,證券業裁員已是箭在弦上,而踩到美國次貸地雷的幾家大金控與外商,裁員更是現在進行式。過去4年創造就業機會居功厥偉的房地產業,如今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光是5,000多家連鎖房仲,恐怕就有好幾成要收掉。而媒體出版業方面,從一線印刷大廠每月開工不到15天、綜藝節目紛紛改用「便宜」的B咖取代大牌主持人,不難想像蕭條的景況。未來半年內,恐怕每天都會看到又有哪家公司倒閉、引爆財務地雷的新聞,到時候就不只是局部裁員,而是動輒成千上百人砸掉飯碗……。

改談一些快樂的話題吧!景氣走緩,其實不全然是壞事。如果你是個無殼族,現在買房比去年跌了兩成,以大台北地區平均600萬元的房價,等於立刻省下120萬元。再者,雖然公司獲利變差,使你的獎金縮水、加薪機會泡湯,甚至可能被減薪,但換個角度想,從油價到糧價,最近都出現「跳水」式的大跌,原先大家擔心通貨膨脹,現在反而擔心會出現通貨緊縮。即使收入縮水,但物價由漲轉為跌,你的購買力可能不降反升。

同樣的道理,在這波全球股災中,倘若你的財產從100萬跌到只剩50萬元,也別太難過!因為從前100萬元可以買10檔股票,如今股價腰斬,你用50萬元就可以買10檔股票,「購買力」照樣不受影響。

對於大學生,過去一向不鼓勵盲目考研究所。但這一波經濟蕭條非同小可,持續時間也會很長。與其畢業後在家裡待業一、兩年,不如趁這段時間去修個學位,為兩年後經濟復甦時儲備能量。
====================================================================
Sincerely yours
Ben-Chang Shia 謝 邦 昌 敬上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Chairman of ChungHwa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 教授
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理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瀚 的頭像
    李瀚

    十年教學經驗-專業數學家教

    李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