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上國一家教課的時候
學生不小心把我叫成"爸爸"...
讓我當場傻眼~我有這麼老嗎...
而且我發現我上課的說話口氣
越來越像張子傑老師.....
"很簡單啊~隨便耍耍就是答案"
其實聲音的高低起伏在上課占有一席之地
姑且不論教學品質如何
但你能否讓學生吸引其注意力是很重要的
通常學生在一整堂的上課時間
有兩個階段是比較專注的
第一個是一開始上課的時候
因為剛開始 所以至少還抱持著一些耐心
但是隨著時間慢慢增長 專注力也會跟著下降
就好比專注力是時間的遞減函數
一開始很高 但慢慢的下降到進入恍神狀態
(若老師在課堂中完全無使用任何技巧)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
在一開始上課時 馬上就進入重點
在學生專注力最好時 吸收能力也較高
教學效率當然也跟著提升
而我之所以會提到聲音的重要性
是為了讓這條遞減函數可以有所提升
研究顯示 教學時的"音量高低起伏"會吸引學生注意力
我觀察到侯家鼎老師就會使用這項技巧
而尚明老師也會 尤其是講到重點的時候
再來我前面還提到另外一個專注力高的時刻
那就是即將要下課之時
通常有技巧的老師 會跟學生說
"我們講完這一題就下課了"
相信大部分的學生都有一樣的反應
原本的無精打采馬上轉變為精神抖擻
所以善用聲音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另外
我越來越覺得在上課時穿插笑話
也不失一個好的教學技巧
共勉之~
全站熱搜